知識服務系統 加值應用
論文
添加稻殼炭並調整泥炭土擺放位置以改善植生滯留槽設置初期高濃度出流之研究
藩高田
逢甲大學 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
2019
近年來,台灣水庫管理單位為控制農業活動所產生之非點源污染,已逐漸使用植生滯留槽(Bioretention)作為削減非點源污染方法,因其具有分散式、佔地面積小且操作維護便利之低衝擊開發特性,結合物理性、化學性與生物性濾水設施,能減低非點源污染流入河川進入水庫造成優養化。但植生滯留槽在設置初期因其內部微生物反應及生物膜之削減機制不穩定,造成設置初期去除營養鹽效果不佳之困擾。 本研究設置四組植生滯留槽,分別為傳統植生滯留槽(對照組)、添加稻殼炭(實驗組A)、調整泥炭土擺放位置(實驗組B)、及添加稻殼炭和調整泥炭土擺放位置(實驗組C)三種設計,作為改善植生滯留槽設置初期去除營養鹽效果不佳之方法。以台肥43號即溶複合肥料及200號篩過篩後粉土調配成實驗合成污水,以蠕動馬達設定入流流量0.1 L/min,檢測四組植生滯留槽設置兩週、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之淨化水質成效,檢測項目包含水溫、pH值、溶氧、導電度、懸浮固體、氨氮、化學需氧量、正磷酸鹽。 實驗結果顯示:四組植生滯留槽設置後對於削減懸浮固體成效皆呈現高達90%以上;正磷酸鹽方面,實驗組A、B、C明顯優於對照組,具有改善設置初期削減正磷酸鹽之成效;化學需氧量方面,四組植生滯留槽從設置後皆呈現相近成效;氨氮方面,雖設置兩週後,對照組優於其他三組植生滯留槽,但隨著設置時間拉長,內部微生物處理系統逐漸穩定,四組植生滯留槽之削減成效亦呈現相近趨勢。
水庫集水區、農業非點源汙染、植生滯留槽、設置初期、稻殼炭、泥炭土、水質淨化
https://hdl.handle.net/11296/h2ydjt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Two Agricultural Soils Amended with Manure‐Derived Biochar
Emission Reduction of 1,3‐Dichloropropene by Soil Amendment with Biochar
Biochar Impacts on Crop Productivit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an Ando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