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服務系統 加值應用
新聞
生物炭影響黑土農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研究獲進展
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葉瑞優
2017/4/1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田分子生態學科組于2012年建立了一個秸稈生物炭施用長期觀測研究平臺。生物炭按耕層土壤品質的0%、2%、4%和8%一次性混合施入土壤,大豆和玉米輪作種植,監測生物炭對土壤理化性質和土壤微生物的影響。項目組於2014年分4次採集耕層土壤樣品,解析土壤理化指標和土壤細菌與真菌群落變化情況。研究結果發現,生物炭施用3年後仍然對土壤理化指標產生明顯影響,表現為增加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容重等。採用即時螢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測序技術對土壤細菌群落研究發現,添加生物炭增加了土壤細菌豐度,在門、屬和OTU等分類水準上均改變了細菌群落組成;發現施用生物炭增加了一些功能細菌的相對豐度,如芽孢桿菌屬(Bacillus)和土微菌屬(Pedomicrobium)等,而降低了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相對豐度;CCA分析表明,土壤細菌群落結構變化與土壤pH、全碳、全氮和全鉀含量緊密相關。在土壤真菌群落結構研究方面,發現生物炭施用也增加了土壤真菌豐度,在屬和OTU水準上改變了真菌群落結構,但在門水準上沒有顯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炭施用降低了鐮刀菌屬(Fusarium)和黑粉菌屬(Ustilago)OTUs的相對豐度,說明施用生物炭有抑制有害植物病原菌生長繁殖的作用。CCA分析表明,土壤真菌群落結構變化與土壤理化指標,如土壤pH、含水量、TC、TN、TK和AK等密切相關。 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和《應用土壤生態學》(Applied Soil Ecology)上。東北地理所博士研究生姚欽為第一作者,研究員王光華為通信作者。該項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XDB15010103)和黑龍江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JC201116)的聯合資助。
生物炭
http://www.cas.cn/syky/201703/t20170331_4595865.shtml
Production and Properties of Bio-oils from the Fast Pyrolysis of Ma Bamboo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and Green Bamboo (Bambusa oldhamii) in Taiwan 臺灣麻竹與綠竹經快速熱解生質油之特性研究
Characterization of Bio-oil from Fast Pyrolysis of Thorny Bamboo (Bambusa stenostachya) and Long-branch Bamboo (B. dolichoclada) 刺竹與長枝竹經快速裂解製備生質油之特性研究
叢生型竹材收穫機械化效益評估